真的眼见为实吗?

[发表时间]:2020-03-27 [来源]:刘凤娥 [浏览次数]:[]

我们从小就听大人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提醒我们不能道听途说,亲眼所见才可信。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坚定不移的相信这句话是真理。直到学习了心理学,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有待商榷。我们先来看下图,大家看了觉得怎么样?有的人可能会说小姑娘在楼顶上跳舞,很浪漫;有的人说小姑娘在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内心充满希望和期待;有的人可能会说小姑娘对未来感到迷茫、无助,好像有跳楼的危险?

 

     

可见,同样一幅图,不同的人看了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大家对同一幅图的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来看,世界的存在的确是客观的,我们都看到了同一幅图,而我们每个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却是主观的,所以并非“眼见为实”。这也是为什么面对疫情,有那么多种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而我们为何倾向于选择某种视角往往与我们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关,这个内心世界就是心理治疗中所讲的心理现实,而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为客观现实。

     

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

心理现实,在心理治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认为个人的既往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心理现实。如果我们既往经历中被爱、被鼓励、被肯定、被欣赏比较多,就会比较自信或有比较强的自我价值感;反之,则比较自卑或自我价值感很低。自信或自卑就是我们的心理现实。心理现实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也包括了我们对他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比如自己好不好?这个世界是否安全,他人是否值得信赖等。当然,有些心理现实是能意识到的,有些是意识不到的。

 

     

心理现实与心理健康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的现实”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所谓的“客观现实”的世界中(丛中。2010)。心理现实就像是一个认知模型,会影响着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读。这个认知模型往往不完全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解读,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对生活经历的偏驳的认识,因为这些认知多数是在我们幼小的时候形成,是一个小孩子对世界、他人、自己的认知,充满了幼稚和不客观。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就看他能否准确地区分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心理健康的人现实感比较好,他们能较好地区分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不能有效区分想象和现实,经常把内心的想象当成现实。比如内心自卑的人,自己对自己评价很低,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敏感,周围人的一点疑问或者仅仅是客观地指出问题,就会感到他人在批评自己、贬低自己,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过度苛责。这种情况下,个体是把自己内心对自己的看法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要维持心理健康,就需要有意识地区分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想要区分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需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现实有深度的了解,在面对人际冲突的情景时尤为重要。比如在和家人、亲密朋友、恋人的相处中,如果了解了彼此的心理现实,将大大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冲突。

了解心理现实的方法可以通过深度的交流、倾听对方的成长故事来实现。一些事情发生了,必定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慢慢形成我们的心理现实。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有过被忽视的经历,那这个人的心理现实很可能对被忽视过度敏感。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有些人非常焦虑,反复洗手,过度消毒,他的心理现实里可能充满了不安全感,可以推测在他早年的生活中,很可能经历了某些不可控的事件,体验过一些失控、恐惧的感受,那些恐惧的感受在疫情中又被唤醒了,从而影响了对客观现实风险的判断。

       

心理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心理现实通过自我觉察是可以意识到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意义,根本上就是依据来访者的需要,帮助他重新理解他自己和整个世界,形成新的“心理的现实”(丛中,2010)。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了解越多,生活越有品质!

 

 

作者简介:刘凤娥,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研究领域:心理健康与咨询、婚姻与家庭治疗。

友情链接 / links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南楼507

沙河校区:丁香园4号楼201、203室  预约电话:6228983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