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在1992年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
今年是第三十一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旨在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在家庭生活、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环境中,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
我们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的,但你知道吗,健康的定义不只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精神健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精神卫生问题,因此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的身体着凉了就会感冒,同理,如果不注重心理卫生的话,我们的精神也会“生病”——也就是患上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精神疾病吧。
01
抑郁症
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
症状与表现:
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并且伴有至少持续两周的:
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2、自我评价降低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4、悲观主义,感觉人生无望
5、有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6、睡眠障碍
7、食欲下降
......
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一般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
预防:
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提高应对能力,以防复发。
02
焦虑症
另外一个常见的病症就是焦虑症,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主要分为“急性焦虑”与“慢性焦虑”两种。
症状与表现:
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它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患者在发作间歇期无明显症状,但发作时无明显诱因,不可预测,并且迅速达到高峰。在发作时,患者会有非常强烈的恐惧、焦虑等痛苦体验。以上症状需要在一个月内至少三次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对其再次出现的害怕感持续一个月。
慢性焦虑则是持续的、广泛的。慢性焦虑会使患者持续的,无缘由的提心吊胆,身体紧张、局促不安,甚至会延伸到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心慌、坐立不安等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这些过于紧绷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社交与生活,并至少持续六个月。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
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预防: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的愉快心情。
可能有些同学在看完以上关于精神疾病的科普,会觉得有几条和自己很像。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如果感觉自己状态不太对,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乱贴标签,及时去找医生或专业人士帮助才是真正的“良方”哦~
让我们携友朋之手,共同营造一个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良好氛围,用包容驱散阴霾,用理解消融冰雪,共同守护心灵的春天!
部分素材来源:BNUZ心理咨询中心
排版:燕姿墨
审核:刘凤娥老师 王宁静 胡传坤
主编:黄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