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的人,往往是以完美作为为人处事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关注点,总是给自己和他人设定过高的标准,当人、事、物令他不满意时,他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恶和斥责。
追求完美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完美的期待,很容易导致做人做事随便马虎,得过且过。但是,若过度求全求美,,以完美标准来苛求一切,这种追求带来的杀伤力,无异于自己向自己发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只让自己陷入无穷尽的烦恼,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总是苛刻的要求,总是不满的论断,会导致朋友的疏离,亲人的隔膜,从而使自己更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
从辨正的观点来看,完美也与世界万事万物一样,有着它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许多看似完美的东西往往在华美的外表下隐藏着脆弱,热闹的排场下遮盖着寂寞,如置于博古架上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细瓷花瓶,又像是锦衣玉食的大观园里冷淡的人情。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阿克琉斯,强壮勇武,刀枪不入,同时还拥有智慧女神雅典娜的佑护,似乎是命运的宠儿,完美的化身,然而强大和顺利也造就他自大轻敌的个性,最后,与其说他是死于那个致命的阿克琉斯脚后跟,还不如说他是毁于掩藏在完美之后巨大的个性缺陷。
完美主义的人首先是要求自己。情形之一是不允许自己有弱点:陌生人面前不能容忍自己的脸红,考试和演讲不允许自己紧张等,事事要求自己达到完美的极致,对于自己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都有刻板的标准,一旦不能达到,就会引起情绪动荡,心理失衡。曾经有一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的都一样长,结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事实是不足和缺点,紧张和不适,是人人都在所难免,必须体验的,如果不能顺其自然地接受,那么初衷是出自求全求完美,结果却常常走向反面。
完美主义者会影响周围的人。因为人际关系的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内心的争战是否止息。完美主义者对越是亲近的人越会有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因为害怕失望而难以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在苏菲.玛素主演的《芳芳》中,我们看见了对于完美主义者“近乡情怯”的一个很好诠释。当他向往的一桩美好事物临近时,他的标准反应是:逃离。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不敢靠得太近,很难实事求是。他害怕看到事情的真相,因为真相总是不够完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浙大心理咨询中心的王东莉和马建青两位老师在与优秀学生接触,包括心理测验、日常观察、访谈及心理咨询中发现,40%-60%的优秀大学生表现出了对失败异常敏感,关注消极面,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这个结论提醒我们在校园里,尤其是在科大这样一所优秀学生云集的校园里探讨“完美主义情结”和心理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美主义性格的形成虽然和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成年后还是可以有意识地调整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一些行为习惯的改变来挑战自己的固有情结,如:
1,先“有”再“好”:对于一些新的,富于挑战意义的工作,不作太乐观的要求。说服自己首先要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然后才是做的更好。
2,变“固定品质”为“固定时间”:我们每天所拥有的时间是一定的,所以做每件事也应该限定完成的时间,以我们能付出的时间来规范事情的品质。例如:今天必须完成一篇文章并做三、四件事。规划后,发现写文章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那就必须限定在这四个小时中,在不影响其他必须的工作、不影响休息的前提下去要求质量。看起来以时间代替品质作为我们的做事标准似乎牺牲了每件事的质量,但却保护了我们全方位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相对宽松平和的心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