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的倔强:不同的人如何相处

[发表时间]:2020-03-27 [来源]: [浏览次数]:[]

昨日和读初中的儿子商量午休闹钟定在几点,我提议13:25分(因为13:30分开始网课),儿子坚决地说13:27分,并自嘲这是他“2分钟的倔强”。为娘的内心顿时各种情绪涌动翻滚:政策都这么宽松了还在较劲!心里虽有干一架的冲动,但想想为了这2分钟不值,忍了!最近,类似的事情很多。虽然都是频繁又短暂的冲突,累积多了也难免影响心情。消化各种情绪的过程中,我细细琢磨他这么做在表达什么。表面上看,他是在和我作对,多2分钟的睡眠真的那么重要?显然不是,明摆着他是在宣誓主权。虽然老母亲的权威被挑战,但冷静下来一想,渴望独立自主也是好事情,总有一天他得自己面对生活。

青少年渴望独立自主是其生命发展规律的自然展现。即使已经成年的我们,有时也如这少年一般倔强。前段时间和几位同学聊疫情期间的家庭生活。他们都说蜜月期早已过,家里的爱恨情仇生生不息。有位男生抱怨家里爸爸妈妈负责做饭,自己负责洗碗,每次洗碗前妈妈都要在屁股后面催几十遍,这导致他越发不想马上洗;有的同学家里因为妈妈有洁癖,恨不得一天擦十遍地,自己一根头发掉地上都要被批评;有位女生讲她的爸爸只要做鱼,必然会把鱼头剁掉(因为他认为鱼头不卫生,有毒),女儿和妈妈看着被肢解的鱼悲惨的样子瞬间就没了胃口,讲了无数遍依然我行我素……相信类似的冲突在每个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是如此的不同,又如此地执着于自己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自己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自己的方式?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个体的原因也有家庭系统的原因,试着从某些方面来理解一下。

潜意识里对过于亲密的恐惧

人是很矛盾的动物,一方面渴望亲密,一方面又害怕过于亲密,过于亲密带给人的感觉是我好像要和你成为一体,那种被消融掉的感觉是很可怕的(需要好好体会,理解起来困难,但一旦理解了就会明白背后的坚持),当然这些都是没有被意识到的。坚持自己的方式才让我们有那种独立的自我感。我们需要既保有自己,维持个体的独立,又同时与家人亲密,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距离。

既往经历影响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成长为今天的样子,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与既往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在关系里表现出大度宽容,一定是他曾经被宽容对待过;如果一个人表现出计较、苛刻,那她的成长史里也一定曾有这样的经历,这是她熟悉的应对问题的方式。每个人的背后像是有只黑手推着她按照某种方式行事,我们的成长经验就是这只看不见的黑手,那里面潜藏着我们的爱、欲望、冲突、担心和恐惧,我们只有看见它,理解它,才有可能放弃改造的愿望;而被倾听、理解之后,这只黑手的影响力量也会逐渐减小。

独立的自我渴望被看到、被倾听

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方式时,我们其实在说“瞧,我是这样子的!希望你能看到,如果你能理解我的这个部分,我会更加肯定和确认自己。”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在执着状态时背后的语言。如果在关系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并给予空间,就有可能建立一种彼此尊重的关系。

家庭权力的争夺

家庭作为一个多人的系统,必然会有权力结构。以往多数家庭把父亲视为权威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权力结构更加多元。多数家庭的权力随家庭情况的变化而发生转移,比如丈夫没了工作需要妻子赚钱养家,权力就由丈夫转移到妻子;也有一些家庭夫妻势均力敌,家庭成员权力均等,通过商量沟通决定家庭事务。通常情况下,家庭里处于弱势的一方更容易执着于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表达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话语权。

彼此看见,彼此成就

人和人之间无论多么相似,总会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好的关系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彼此有空间,让对方成为他自己。当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两个人的关系会渐渐从平行转为交叉,从而发展出高品质的亲密关系。

好奇,不评判

这是心理咨询式的相处方式,对每个人都是有帮助的。家人之间可以进行一些深度的沟通。很多情况下,我们更在意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很少关注其内心世界。如果我们好奇对方生活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他,他的言语、行为在表达怎样的渴望、不安?理解了这些,就能舍身处地理解他的一些行为习惯、选择和价值观。

设立彼此的界限

我经常见到咨询室里打得热火朝天的情侣,他们因为不同而冲突。最初他们恰恰是因为这些差异而彼此吸引、相爱,当甜蜜期过,这些差异又变成了冲突的导火索。当初的耐心变成了磨叽,天真可爱变成了幼稚不懂事。想要改造对方的动力越强,冲突往往越大。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只有放弃改造对方的愿望,彼此才可能向对方靠近。

没有边界的爱,很容易成为控制。放弃改造,就需要设立彼此的行为边界,意味着你可以对对方说“不”,对方也可以对你说“不”,保护每个人都有的特殊需求。

清楚的表达需求

你需要对方做什么,不做什么,需要清楚的表达出来。很多人会认为表达需求很没劲,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意啥。这其实是比较幼稚的想法。比如马伊利在一个节目中提到自己早年在和父母的关系里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她举了一个父母陪她买鞋的例子。进了商店父母问她有喜欢的吗?马伊利摇摇头,实际上是看上了一双,不说,等着父母发现。如此一直转了很多家店都摇头,实际上每个店都有一两双看上的。转了半天没买到鞋,马伊利就不高兴,对父母很生气,父母很纳闷。如果你有这么拧把的方式,尽快改变哈。

从对方身上学习

一个人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或某些价值观,是有保护价值的。比如我的老公喜欢囤积东西,家里存放了多年不用的烤箱、面包机等电器。我一直很想处理掉,因为他不同意一直未能得逞。没想到疫情期间这些电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家人做了很多平时没空做的面包、匹萨、焗饭,既解了馋瘾又增添了生活情趣。我现在觉得屯东西是有功能的,至少在他的生活经验中是有的,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更觉得保守和囤积都是有生存意义的。

应用卢梭的“自然教育法”

有的人会有些特殊的爱好,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孩子,会淘气,或者英雄主义。明明不是好的主意或行为,却无法让对方改变,这种情况下不妨试试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当然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亦即让其从自身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良行为。虽然这种说法很不心理学,但也是一种“解气”又相对有效的应对方法。我的一位学生讲她的男友就曾经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每次去机场、高铁站都是踩着点,他得意于自己有能力不浪费时间,准点能坐上飞机或高铁(想想北京这路况,还玩这样的游戏,明显不成熟),但和他同行的人就特别痛苦,每次都特别紧张能不能准点到,经常一路上追着他狂奔。因为此事战斗过无数次,都没有效果。后来这位同学放弃了对他的改造。有一次男友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面试,却因为误了飞机没能准点到错过了宝贵的机会。之后,这个习惯就改掉了,教育熊孩子就得用狠招(哈哈)!

相同使人联结,差异使人成长,我们再次呈上萨提亚家庭治疗学派的重要观点。当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不带评判地理解对方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其值得学习的资源。理解、接受差异,真爱就会流动起来!

作者简介:刘凤娥,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研究领域:心理健康与咨询、婚姻与家庭治疗。

友情链接 / links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南楼507

沙河校区:丁香园4号楼201、203室  预约电话:6228983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