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发「好的。」,我心里就一紧 | 线上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发表时间]:2021-04-24 [浏览次数]:[]

图片

作者 | Emeria



中文互联网的古早时代,「不规范」的线上语言经常引来指责,比如网络语言侵蚀、污染了汉语,让中国文字越来越混乱,短信发多了连正经作文都不会写了之类的。



当时的文章普遍是这种调调:



图片

图片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问题统统被证明是杞人忧天,至少有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其一,使用短信语言不会损伤孩子的执行功能(与工作记忆,注意力,决策, 抽象思考等有关),恰恰相反,在短信中使用越多缩略词的孩子,在语法任务上的表现就越好[1]。



其二,人们完全知道什么情况下该使用哪套语言系统,例如根据接收方身份的不同,消息里网络用语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别,发给朋友的 > 发给同龄人的 > 发给老师的。[2]



线上交流是「文字的当面交流」,为了模拟出线下面对面的那些情绪,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则,这个规则只是与书面文章的规则有些不同,不是混乱



缩略语、不规则重复、emoji 是这种独特规则的产物,线上标点符号也是



比如说和导师交流,你肯定会害怕对面使用的句号,但可能对方只是遵循着线下文章的规范,没有意识到线上交流中句号会给人带来压迫感。



这种时候,了解线上的标点符号能怎么用,和书面有什么差别就很重要了,爱用网络语言不是问题,在不恰当的情境下使用才会带来困扰



尽量有根据地写出线上标点的规范,帮助大家在不同情况下熟练切换不同的语言规则,这也是学堂君写这系列文章的初衷。



先前咱们聊完了问号,波浪号和括号,接下来咱们就来继续聊聊句号省略号



句号


图片



在线上交流与书面文章的使用规范上,句号的差异是最明显的:



书面文章中,一个句子结束必须要加句号,不然语文老师要气死;而线上交流里,加了句号会显得冷冰冰、凶巴巴的。



「我做了早餐,放锅里热着,你起床了吃吧。」



如果没有上下文,学堂君在看到最后的句号时会内心一紧,担心对方是不是在生气自己没有早起



「我做了早餐~放锅里热着(つ´ω`)つ你起床了吃吧!」



像这种就完全没问题,就是对方知道我太累了起得晚没办法,还特意为我准备了早餐,实在是太温柔了(つ´ω`)つ



明明是一样的文字,带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及颜文字)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正如语言学家 Ben Zimmer 所言:「相比于传统写作,线上标点符号更有力量,因为它传达了语气、节奏态度,而不是语法结构」[3]。



当然,我能理解有些读者的心情,你可能情绪没有那么强烈,或者是在用波浪号、颜文字时感觉有些羞耻,没关系,不加多余的标点符号就行了,尤其是句号



Houghton 等人在 2017 年做了个实验,比较了 3*2 种情境下被试感受的差异[4]。



3 是短信回应的情绪效价,包括积极回应(比如 yeah),中性回应(比如 maybe),以及消极回应(比如 nope);2 是在带句号与不带句号两种条件。



图片



每次呈现完短信对话后,研究者都会询问被试对对方回应的感受如何,从非常消极到非常积极让被试评分。



结果显示,所有三种情境下,带有句号的回应都比不带句号的回应更消极。



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了,「好的。」这个回应,总会让人心头一紧。



所以,句号的使用请务必谨慎,除非你特别特别生气,或是想要给对方下最后通牒。



真的。线上聊个天而已。尽量别用句号。求求了。



图片



省略号


图片



为了写这篇文章,学堂君有翻过去的聊天记录,想要找到一些自己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 然后越看越上火,比如这段:



图片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省略号啊?你是想表达自己很纠结吗?还是在模仿那时很火的薛之谦?这么着说话对面的人都没把你打死是真的对你很好了哦。



滥用省略号(ellipsis abuse)已经作为了一个专有名词,被收录进了Urban Dictionary 中[5],在西方,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使用 Facebook 的老年人身上。



根据纽约大学教授 Eliot Borenstein 的说法[6],老年人想要在生硬的句号与兴奋的感叹号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他们的答案就是省略号



就算有合理的出发点,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想象一下你本来要连贯读完一段话,却被一个又一个的「···」给打断的泄气感觉:太多的省略号真的很难受



图片

比如明日方舟



如何不让它那么难受呢?参考 Jacob Funnell 的建议[7],学堂君总结了省略号的使用「禁区」



//把省略号当「呃」来随意使用


因为我们日常说话的时候经常会有停顿嘛,所以线上交流的时候可能就会带有这种语气,表示自己还没想好,比如说:



图片



「我还没有收到全部的招标邀请呢···我该和谁谈呢?···不知道竞争对手···还没有开始招标···不清楚解决方案与细节。」



在职场上给同事发这样的消息是会被开除的···吧,句中省略号请控制数量。



//无缘无故地使用省略号


这里又要拿出我先前的对话记录来批判一番了:



图片



这里「其实是可以的······」,我自己回过头来看这段消息的时候,会觉得这人可太费劲了,他肯定是很不愿意去找室友的对吧,但其实···



我当时根本不是这样想的,宿舍那帮子人这种时候都派不上用场那要他们还有什么用啊!(bushi



不要无缘无故地使用省略号,太容易造成误解了。



//暗示你有更多要说的话,但没有


比如说「这是一个好计划,但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然后就不说话,留个接到信息的人一头问号:你是要考我么?这容易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请尽量把话说完整,不要用省略号把问题抛给对方



图片



//省略号使用指南


综上,省略号的使用规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只有在确实想要表达省略号内涵的时候使用,这些内涵包括:



单独使用,往往代表「无语」的意思,这其实也有点冒犯,和单独发「?」有点类似。



在句中,它表示短暂停顿,起到的是舒缓语气,或是表示说话者在思考的作用,这和前面提到的「呃」有点像;



在句末,除了停顿,表示说话者对说的话感到犹疑外,它还有提醒你话中深意的作用,就好像说话者冲你眨了眨眼,比如说「这个人嘛,很复杂···」;



图片



另一个作用是表明话没说完,后面还有转折或是进一步的说明,比如说前面说的「周一见面不是问题···」,人们下意识地会觉得后面会接个但是,像是「但是再起沙尘暴就麻烦了」。



如非必要,勿增省略号,无论是哪种合理情形,都请大家谨慎使用



如果你不想被当成···优柔寡断的···奇奇怪怪的人···就请尽量控制省略号的使用···谢谢······



图片




限于篇幅,这次的文章也是写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可能还会更新感叹号,逗号等符号的使用,以及为什么线上标点符号与书面文章如此不同,下次一定完结!




作者说

图片

中文线上社交礼仪指南:句号显稳重。波浪号温柔~省略号有点无语…感叹号可以糊弄!!!(括号里面是一切想说又有点不好意思说的话)还有破折号拉长语气,好——可爱☺



参考文献:

[1]Van Dijk, C. N., Van Witteloostuijn, M., Vasić, N., Avrutin, S., & Blom, E. (2016). The influence of texting language on grammar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PloS one, 11(3), e0152409.

[2]Kemp, N., & Clayton, J. (2017). University students vary their use of textese in digital messages to suit the recipi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40, S141-S157.

[3]https://www.nytimes.com/2015/03/01/style/when-your-punctuation-says-it-all.html

[4]Houghton, K. J., Upadhyay, S. S. N., & Klin, C. M. (2018). Punctuation in text messages may convey abruptness. Period.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0, 112-121.

[5]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ellipsis%20abuse

[6]https://theoutline.com/post/3333/why-do-old-people-text-like-this-an-investigation

[7]https://www.writing-skills.com/five-annoying-ways-use-ellipsis




作者 | Emeria

编辑 | 木舟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图片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图片

友情链接 / links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南楼507

沙河校区:丁香园4号楼201、203室  预约电话:6228983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