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对网课的不同反馈谈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发表时间]:2020-04-10 [浏览次数]:[]

由于春节前武汉新冠疫情的爆发,教育部2020128日发文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适当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并且要求春节返乡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要提前返校。随后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建议高校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育。我校的网上课程217日开始如期进行。

在网络心理咨询中,我会问到每个学生的居家网络学习情况,有趣的是他们对于居家网络学习的反馈并不一样。

有的学生A开心的说,我终于可以使用快进了!你知道吗?很多次上课的时候,我都幻想有个进度条来调节老师的速度,有些老师实在讲的太慢了。现在,我就可以1.5或者1.25倍速。另外,我不太擅长的那些高数课,以前我是用录音机录下来的,现在我可以直接反复听,还可以在某个截点处停下来思考,真是太棒了!

有的学生B说,我觉得不太好呢。就是以前大家会坐在一起,感觉老师会看到你,你会注意力集中一点儿,认真的上课。现在没有人管着,我有的时候就把课开着,然后自己在电脑前睡着了。

也有的学生C说,我觉得没有别的同学的讨论和发言,你不知道别人掌握的怎么样,就有点心慌。以前上课听不懂的时候,通过别人的发言或者提问,你知道别人也听不懂,并且大家不懂的点是一样的,然后你就放心了好多。现在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感觉老师讲的好自信,就默认大家都懂的样子。

还有的同学D说,我喜欢现在在家学习的状态。就是有些课不是直播课,你可以集中放在一起听,然后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打游戏、学化妆和学习穿搭。真的希望假期足够长,这样我就能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啦!

上面同学们的反馈提示了两种类型的学习者:主动学习者和被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人,希望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在熟悉的或者简单的知识上快进,在难度大的知识上反复学习以达到理解。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水平,不需要教师或者其他人的监督。被动学习的人,希望有人监控着他,希望借助于外力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目的也是能够掌握学习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场依存的类型,他们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或者说对环境更敏感。他们需要观察别人怎么学习,获悉别人的进度和掌握情况,然后判断自己的学习程度。最后还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已经跳出课堂的情境,对整个居家学习的状态进行评论,他显然很喜欢居家学习的状态,能够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学习的目的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与技能的提升。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教师一直反复的和我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只有那些主动学习的孩子才会取得好的成绩。但是我们看上面的同学BC,他们都是被动学习的一类。B虽然是需要老师在才能集中注意力,但他并不是主动的想睡觉,他的思路是要好好学习,只是偶尔会管不住自己。C需要跟别人的反复比较来确认自己的学习程度,这是对环境的依赖,更是对学习结果的深度反思,因为最终学习的结果都要拿到环境中去用,接受环境的检验,那C的反复比较其实更符合学习的终极目的。

 

主动学习的时候人一般是没有压力的,放松的。此时人会有很大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思维比较灵活,思考问题也会比较顺畅。而人在被动的学习的时候,会有压力,并伴有焦虑情绪。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人在中等焦虑的时候工作效率最高。所以我们在被动学习的时候,其实是可以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我们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是不是很多任务是被动完成的呢?有些学习任务虽然是主动承担的,但是在整个任务进行过程中,可能有很多节点是在时间压力下逼着自己去做。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主动与被动交织的过程,主动学习引领方向和路径,开拓思路,成就理想;被动学习完成那些实际进行中复杂的任务和要求,整合环境,链接现实。

 

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主动与被动交织的过程。你想要主动减肥,主动的节食和运动。但跑步过程中你可能身体上实在是太累了,不想跑了,看着身边一个个依旧在跑,不好意思停下来,于是被动的跑下一个又一个一千米。你可能是主动的参加某个单位的实习,但工作中发现同样的实习生因为一个常规错误被批评,你会为了避免被骂而去补充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被动的东西不是不好,我们需要一些被动的情境来push我们前进。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意识的给自己创设这样的情境以求进步。比如学期伊始的时候很多人会报名健身课程、办健身卡,就是希望健身房可以辅助我们运动;比如英语水平一般的同学特意去找英文教师的家教做,做了一学期后发现语法水平突飞猛进。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艰苦的环境下更能发展能力、磨炼意志力。被动代表了外界对你的要求,老师,父母,社区,学校等等,会以一定的规则来要求你,要你去适应社会以便能够生存下去。主动代表了内在的要求。你愿意为了自己主动的去适应,去磨合,去争取,并且在过程中体验快乐,体会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形成自尊和实现自我。总之,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都是我们需要的,理想和现实共同指引我们前行。

最后,祝同学们都学业有成!


 

作者简介:刘畅,女,198111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

友情链接 / links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南楼507

沙河校区:丁香园4号楼201、203室  预约电话:6228983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