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好孩子,尤其在中国,家长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宝贝,你要听话,妈妈就……”。很显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乖、听话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换来自己渴望的东西或爸爸妈妈的爱。但是,因为满足了他人的意愿,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部分意志,久而久之会形成关系里讨好的交往模式。
小丽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他的父亲非常严厉、正统、强势,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母亲顺从,也曾抗争过,但都无济于事。在小丽的经验里,家人之间只要有不同意见,必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她的意见很少被家人重视和肯定,最终都以听从父亲的意见结束。她从小习得的应对策略就是听话,顺从,按照大人的意见来,一切都是安全的。
可以看到,小丽的生活经验里没有人际间不同意见可商可量的体验,不同意见、要求意味着冲突,这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让她自然选择安全的方式,或者是效仿母亲的应对方式,那就是服从,乖乖的听话,这样就能回避冲突,这是她作为一个孩子时的生存策略。这种生存策略在小时候是有保护价值的,可以让她回避冲突,不用去面对那些可怕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生存策略的局限性也渐渐暴露出来。
这种关系模式对小丽生活的影响是在人际交往中很难融入集体,过度在意周围人的评价,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过度承担。因为早年缺少表达自我主张的机会,所以她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形成对自己的清晰稳定的看法。又因为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她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来维护这一“好孩子”人设。这个人设就像一个坚硬的壳一样把她真实的自己紧紧包裹起来,压抑得无法呼吸,渴望突破却又不敢。我知道有些同学一万遍地想过在公众场合发言或回答老师的提问,却总也没有勇气,也是源自同一个问题。
如何化解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些深度的理解,看到并接纳内心的恐惧,对现实的关系有更多客观的认知。
理解内心的恐惧
尽管很多好孩子意识里都非常清楚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面不完全是积极的,可以有懒散、嫉妒、虚荣等等,但还是希望自己只展现给外人好的那一面,因为呆在这个人设里是安全的,这是好孩子已经习惯的模式。我们对于未知的模式往往充满恐惧,因为没有体验过其他的人设,不知道突破了会发生什么。大部分好孩子最大的恐惧是害怕不被喜欢、害怕被抛弃。他们内在的逻辑是“如果我不够好,爸爸妈妈就不要我了,他人就不喜欢我了”,这实际上是孩子式的恐惧。只所以说是孩子式的恐惧,是因为这种恐惧在儿童状态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表现不好,爸爸妈妈有些情况下确实会说“再不乖就不爱你了,不要你了”。但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实际上不会这么做。在我们长大之后,那个内心的小孩并没有长大,依然还在,所以那个恐惧也依然还在,当然多数情况下是意识不到的。很显然,那个小孩内心的恐惧是幻想,不是真实的存在。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本来就有各自的喜好,不喜欢的可以少来往或不来往,喜欢的可以多交往,这本是人之常情,想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好、喜欢自己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区分内心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
内心的现实是我们经过个人理解加工后的对现实的认知。每个人因为成长经历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比如同样在课堂里听课,有人可以很放松的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怕出错出丑,有人就很困难。这是因为两个人内心的现实不同。在小丽这个案例中,可以用心理学上的移情来解释这个现象。移情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用语,指的是人们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通常是指父母或其他重要抚养人)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的过程。小丽在人际交往中只所以不敢表达,是把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认为其他人和父亲一样严厉,不讲道理,固执,强势。这其实是小丽内心的幻想,现实中的大部分人和她的父亲肯定是不一样的。可见,小丽是混淆了内心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如果认清这一点,交往中就会有一些区分,内心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独立思考
好孩子因为过于关注别人的评价,很少能够独立思考,即使内心里有某些想法或观点,自己也不能肯定对错,多数情况下需要听从他人的意见来确认。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个观点多么微不足道,观点不同仅仅代表个人立场的不同。即使某些情况下错了,也是错的观点之一,都值得被尊重。试着明确并肯定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基于自己的观点做出某种选择,需要有勇气承担选择后的责任。
尝试新的行为模式
以小丽为例,当她了解清楚自己的交往模式可能是把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后,内心发怵的感觉会降低很多,就可能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行为。比如尝试在与信赖的朋友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意见,看看他们的回应如何?如果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就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当然,也有可能会碰壁,碰壁了还可以再尝试。心理咨询之所以能够起作用,主要也是靠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帮助求助者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情感体验。如果现实的交往中有人对好孩子的情感回应方式与给其带来创伤的父母截然不同,这种带有矫正性质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随着这种体验的增多,个体就会重新发展出对人的信任,自信心和安全感也会增加。这种矫正性的情感体验既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尝试不同行为、发展一段深入的关系获得,比如一段有有疗愈意义的恋爱或亲密的友情。
这篇短文也许只是开启你的自我觉察,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还想对自己有更多的探索,或者想要解决类似的问题,可以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已在疫情期间开通网络咨询(QQ预约:1786432398)服务,欢迎有需要的同学预约!PS:文中提到的案例为虚构案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简介
刘凤娥(笔名:刘凤)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研究领域:心理健康与咨询、婚姻与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