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初试分数公布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上榜的同学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专心准备复试。落榜的同学,也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自己:我尽力了。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悲伤,奋战了几百个日夜,付出的艰辛和忍受的压力成了泡影;
允许自己懊恼,或许距离分数线只差一点点,或许调整好状态能发挥得更好;
允许自己焦虑,疫情影响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不容易。
允许当下,我们丢了别人眼中的“优秀”,
允许当下,我们暂时的“无力”,
允许当下,我们距离“梦想”似乎又远了一点。
悲伤过后,焦虑之下,可能你会给自己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在倒流的时光中,可以更加努力,可以弥补没有复习的知识点,可以重新报考专业方向……我们知道,这个假设不可实现。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用这样的假设,寻找破局之路。
假如,考上研究生,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每当有学生问我该不该考研时,我都会反问“为什么要考研?”“考研是为了什么?”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改变本科学历,为了名校情结,为了找到好工作,等等。我会再追问,“研究生毕业后你要做什么?”这时候,答案近乎一致——就业。
本科毕业→就业,研究生毕业→就业,为什么还要考研?
当下,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同一时间截面内,研究生的就业质量确实要高于本科生,就业选择也更多。2-3年研究生教育,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所以,莫后悔当初的选择,选择考研是你选择了勇敢地挑战自我,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可能性。
当然,没考上研究生,不代表我们没有选择,更不代表我们是弱者。考试具有偶然性,不能用一次考试去否定一生。2-3年的工作经验和2-3年的研究生教育,哪个更有利于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用大数据分析,或许可以分出高下。但对个体而言,没有绝对的可比性。研究生应聘,本科同班同学当面试官的事例比比皆是;工作两三年后跳槽,在同一个单位遇到同学的现象也时而有之;先工作再读研,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考上研究生与否,你的生活或许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因为积极乐观,笃实奋斗的你总能让所有不幸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假如,现在的你做一次选择,你会选择哪个方向?
初试落榜了,我们需要回到“原点”,重新选择。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有得失,都有我们需要承受的压力。
“二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弃找工作,专心备考;二是,边工作边考研。前者心理压力较大,当你往心理账户里面又投入全心全意的一年,自己和身边的人期待也更高。后者可进可退,但也可能分散精力。于是,有些人选择“打零工+备考”,用专业之长接点零散工作,挣学费的同时调节压力。考研似一次长跑,长跑路上,我们往往不是输给智商,输给时间投入,而是输给了心态,输给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摇摆,输给对后果的紧张和恐惧。如果选择二战,那就坚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坦然前行,努力就好,结果交给时间裁决。
出国?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英语成绩和相关的出国材料,可能得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能拿到offer。漫长的等待中,学有余力之时,不放试试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实习,工作学习两不误。
直接就业?抓住春招,成功就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快且善于求助。他们把短短三四个月当做一学期的“选修课”,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广泛投递,详细记录自己的投递记录和面试记录,及时总结不足,求助于老师、父母、朋友的指导,提升就业能力,面试后保持与用人单位沟通,确认是否被录用。今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寻找机会。
GAP?这里不是服装品牌,而是什么都不做,放空自己半年到一年,用放空的时间去旅游、支教、学习技能,或在家陪父母,等等。前提是条件允许、家人支持,自己能承受一年后再选择的压力,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的同学很少。
选择哪个方向,需要我们问自己三个问题:
要什么?——未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期待的职业状态/生活状态是什么?
有什么?——近期看,我的有哪些选择?长远看,哪些职业能满足我的价值需求?
凭什么?——与他人相比,我的能力优势在哪里,拥有哪些资源支持?
假如,10天后你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了,生活也变好了,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的做法不同,共同的是,我们都有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的向往。这份向往也会增进我们改变的动力。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相信“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力而为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很怀疑,甚至有点愤怒,因为想到了一位屡次借钱不曾还钱的朋友,他也是尽力而为吗?后来默念几遍,逐渐明白了其中深意。借钱不还钱的作为,是受限于他的生活能力与道德察觉,他的能力也就如此。想明白后,对他就没那么痛恨了,反而有点怜悯。
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它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而是撕下伪装,让我们真切看到自己当下的能力和状态。虽然考研失败,但我们已经尽力了,尽了我们现有条件下所拥有的时间管理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心理状态、情绪状态、选择决策能力,等等。而未能如愿,可能是我们在某个方面存在卡点。看到了卡点,我们才能更清晰的地了解自己,允许不足的存在,做出忠于本心的“改变的决定”。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种方式处理问题。过去,我觉得成长源自于对每个难题的突破。有次跟学生谈话,希望她不要逃避困难,要迎难而上。她反驳道:老师,遇到石头,可以击碎它,但为什么不能绕路走呢?我一下子愣住了。后来想想,未尝不可。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对待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绕路走并没有对错,但我认为这是逃避,它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考研亦如此,视为一次普通考试,下次还可以轻松再考,视为决定人生的关键,压力山大。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行动缓解焦虑。前段时间,有大一的同学问我:老师,我不知道要考研还是出国。我问他都做了哪些准备?他告诉我,一直很纠结,想决定了方向后再开始行动,所以现在老想这个问题,都静不下心来学习。我问他:一个人肚子饿了,不知道要吃食堂的黄焖鸡米饭还是麻辣香锅,一直在宿舍纠结着,你说怎么办?他立刻就明白了,先去食堂,胃会告诉你想吃什么。我们经常会拿未来的风险吓唬现在的自己,而陷入焦灼的状态,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起来,走出去,越走路越宽,也越清晰。
最后,让我们感谢那个曾经奋不顾身、努力拼搏的自己,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现实。流年有爱,心随花开,一生很长,还有很多可能性等着我们去遇见。
后记:虽然当了近10年的辅导员,带了两届毕业生,学了心理学,做过职业咨询,上着心理课,浸泡了萨提亚工作坊,但我还是走脑比走心更多,遇到问题,倾向于先解决问题。所以,刘老师让我尝试着写篇文章时,我很忐忑,担心共情不够,建议太多。最后的成文建议也不少,不过,我也悦纳自己,在当下“尽力而为”了,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林艺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北京大学在读教育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健康课教师,2010-2019年担任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曾获北京市十佳辅导员、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现任校团委副书记。